【摘要】
.一隻 6 歲絕育雄性暹羅貓因後肢共濟失調和持續兩週失明而被轉診接受檢查。
.身體檢查時發現右後肢腫脹,沒有外傷史,也沒有外部傷口的證據。
.眼科檢查顯示雙側沒有威嚇反應和與葡萄膜炎一致的變化。
.受影響肢體的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發現退化性嗜中性球和球菌。
.懷疑原發性化膿性肌炎,並在放置Penrose引流管後開了clindamycin。
.此外,也給予了含有tobramycin、atropine和prednisolone的眼藥水。
.根據病史和缺乏其他發現,葡萄膜炎被懷疑繼發於化膿性肌炎。
.臨床症狀完全消失,6個月追蹤期內未報告復發。
.據我們所知,此前尚未有貓患有原發性化膿性肌炎伴隨葡萄膜炎的報告。
【介紹】
.化膿性肌炎是一種骨骼肌細菌感染,常伴隨膿瘍。
.它可能發生在直接肌肉創傷(繼發性化膿性肌炎)或血行細菌傳播(原發性化膿性肌炎)之後。
.在人類中,它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最常影響股四頭肌、臀肌和髂腰肌。
.寄生蟲感染(例如新孢子蟲病、弓形蟲病和肝簇蟲病)是動物傳染性肌炎最常見的原因,但細菌感染(例如鉤端螺旋體病、梭菌和立克次體感染)也常見於狗和貓。
.化膿性肌炎在熱帶氣候比在溫帶氣候更常見
.此外,成年貓中也有與貓免疫缺陷病毒相關的發炎性肌肉病變的報告。
【案例展示】
.一隻6歲絕育雄性暹羅貓因後肢共濟失調和失明兩週被轉診至濟州大學獸醫醫學教學醫院。
.報告指出虹膜顏色從藍色變為黃色的變化。
.眼科檢查顯示虹膜顏色改變、瞳孔形狀改變、角膜不透明、脈絡膜視網膜炎、雙側缺乏威嚇反應。
.此外,透過細菌鑑定試驗鑑定出犬鏈球菌。
.根據臨床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患者被診斷為原發性化膿性肌炎和葡萄膜炎。
.此外,共濟失調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除了持續存在的纖維蛋白絲之外,眼部異常也得到了解決。
.停用所有藥物,6 個月追蹤時未報告復發。
【討論】
.據我們所知,獸醫文獻中尚未報導原發性化膿性肌炎。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描述的貓的位置(大腿)和細菌種類(鏈球菌)與先前報導的人類文獻相似。
.人們普遍認為葡萄膜炎與人類的全身性發炎有關。
.因此,他們建議除了抗發炎治療外還進行廣泛的診斷測試。
.此外,據報道一隻患有敗血性腹膜炎的貓患有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作為全身性發炎/感染的併發症,其假設機制包括細胞激素、細菌毒素和其他發炎介質對血眼屏障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葡萄膜炎被認為是由原發性化膿性肌炎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引發的,據我們所知,獸醫文獻中以前沒有對此進行過描述。
【結論】
.據報告,一隻沒有明顯潛在疾病的貓患有化膿性肌炎和併發葡萄膜炎。
.經過抗菌治療和放置Penrose引流管後,問題得以解決。
來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vms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