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台中途贈糧、流浪貓安置
  • 02-2243-0379
  • catcatpool@gmail.com

協會文章分享

23

09月

貓γ型皰疹病毒DNA口咽部微粒脫落與唾腺上皮細胞的自然感染

Oropharyngeal Shedding of Gammaherpesvirus DNA by Cats, and Natural Infection of Salivary Epithelium

2022-09-23 管理員

【大綱】
家貓γ型皰疹病毒1(Felis catus gammaherpesvirus-1, FcaGHV1)是種可致癌的病毒。
過往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藉由口咽部刮皮採樣後的cPCR結果顯示,家貓感染率約為16.8%(26/155)。
口咽部排毒頻率:不超過3月齡的幼貓(5/94, 5.3%)<老年貓咪。
  大於3月齡未超過1歲的貓(8/26, 30.8%)。
  大於1歲未超過6歲的貓(10/20, 50%)。
  大於6歲的貓(3/15, 33%)。

【家貓γ型皰疹病毒1(Felis catus gammaherpesvirus-1, FcaGHV1)】
流行病學研究指出,世界各處有<6%至23.6%的家貓檢測循環FcaGHV1的DNA結果呈陽性。
貓的無症狀感染常見。

【研究數據】
使用無菌拭子採集加州收容所之貓與個人飼養貓的口咽部樣本。
口咽部拭子取自155隻貓,平均年齡為3月齡(年齡範圍涵蓋1-240月齡)。
  137隻貓來自收容所:平均年齡為2月齡(年齡範圍涵蓋1-168月齡)。
  18隻貓來自飼養家庭:平均年齡為84月齡(年齡範圍涵蓋12-240月齡)。
口咽部微粒脫落:26/155隻貓(16.8%)。
  居住環境的不同無顯著差異。
  發生頻率:3月齡以下的貓咪<年紀較長的貓咪。
  大於3月齡貓咪:21/61(34.4%)。
FcaGHV1出現於唾腺上皮細胞:
  3個以PCR檢測為FcaGHV1 DNA陽性的檢體中,有2個於原位雜合技術結果中顯示為陽性。
  3個以PCR檢測為FcaGHV1 DNA陰性的檢體與其餘陽性檢體中,於原位雜合技術結果中皆呈陰性。
FcaGHV1基因序列並未於口鼻腔惡性腫瘤細胞中被偵測到。
  口鼻腔惡性腫瘤細胞樣本採自:2個鼻腔腺癌、2個乳突癌、4個唾液腺癌、3個鱗狀上皮細胞癌。

【結果討論】
貓咪居住型態(收容所收養vs個人家庭豢養)與病毒排毒能力無相關性。
唾腺上皮細胞為FcaGHV1感染的目標。
儘管未能於樣本中瞧見唾腺上皮細胞以外的細包含有病毒,也無法在現階段排除唾腺上皮細胞以外的細胞為FcaGHV1的可能標的細胞。

【總結】
口腔鼻咽部(oronasopharynx)為FcaGHV1的排毒區域,特別是發生在母源抗體逐漸消退的幼貓。
由口腔鼻咽部排毒即意指病毒可經由唾液進行傳染:相互理毛與啃咬為可能傳播途徑。
未有證據能支持FcaGHV1與口鼻腔惡性腫瘤間有相關性。

【參考資料】
Rose, E. C., Tse, T. Y., Oates, A. W., Jackson, K., Pfeiffer, S., Donahoe, S. L., Setyo, L., Barrs, V. R., Beatty, J. A., & Pesavento, P. A. (2022). Oropharyngeal Shedding of Gammaherpesvirus DNA by Cats, and Natural Infection of Salivary Epithelium. Viruses, 14(3), 566. https://doi.org/10.3390/v14030566

 

來源:https://doi.org/10.3390/v14030566

想要與我們一同為台灣流浪貓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