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導讀】
●過往,貓被認為對流行性感冒具有抗性;現今已知貓科對某些他種動物來源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 IAVs)具有敏感性。
副臨床症狀之感染。
●犬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3N2於收容所的爆發。
輕微發燒、呼吸急促、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難、精神萎靡。
有一爆發案例:其發病率為100%、死亡率為40%。
●禽類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7N2。
大多為輕微呼吸道疾病。
可輕易在貓之間相互傳染。
●人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3N2。
可以實驗性感染方式來感染給貓。
●高病原性禽類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
可對貓造成嚴重致死性疾病。
可藉由貓與貓之間的接觸相互傳染。
【簡介】
●流行性感冒:
具高度傳染力、通常涉及上呼吸道之急性感染的全球性疾病。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貓呼吸道疾病相對少見,並多可自癒。
然而,二次細菌感染會引發許多併發症並可能導致死亡。
●高病原性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引發嚴重全身性病毒性疾病,於貓身上造成高死亡率。
【流行性感冒病毒】
●屬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family)。
截至今日,有四種型態:A、B、C、D。
●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 IAVs)
最為重要:可引起大量人類相關疾病。
可感染許多動物:貓、狗、鳥、馬、豬、貂、雪貂、蝙蝠、海生哺乳類等。
依據病毒表面蛋白質的抗原性,可再細分成不同的子型別:
●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 H):共有16種
●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 N):共有9種
●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能使用以下物質快速地不活化:
紫外線燈光
洗滌劑
消毒劑
依據水的酸鹼、鹽度、溫度不同,能持續數周至數月的感染力。
病毒可在冰塊中過冬。
●低病原性株:
僅在上呼吸道進行病毒複製。
造成副臨床症狀或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於1-3周後會痊癒。
二次性細菌感染可能造成肺炎:多發生在年幼或年老的動物身上。
貓自然感染該疾病之可能性非常罕見。
●高病原性株:
於鳥類中,可在上呼吸道、消化道、肌肉、心臟、腦部與其他臟器中進行病毒複製,造成急性全身性疾病,具高度致死率。
於哺乳類中,此類病毒十分少見。
高病原性禽類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可於潛伏期後1-2日造成貓的嚴重全身性疾病。
【病理病灶結果】
●因感染低病原性人類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1N1而死亡的貓咪,其組織病理學結果顯露出以下表現:
支氣管間質性肺炎
支氣管上皮細胞增生
肺泡壞死
●感染高病原性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之家貓與野生貓科動物的屍體解剖結果顯示:
多發局部肺部病灶。
肺實質部、心臟、胸腺、胃、小腸等出血。
顯微鏡下,皆為炎症與壞死病灶。
【診斷】
●貓急性上呼吸道發炎症狀可能病因:
流行性感冒病毒
貓皰疹病毒
貓卡里西病毒等
●風險因子:
居住於收容所。
與帶原人類或動物有親近接觸。
●病毒RNA可在感染前4日以鼻腔拭子採集之樣本進行rtPCR偵測。
【控制與治療】
●Oseltamivir,作為一抗病毒藥物,常用於治療或預防人類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曾使用於暴露於感染高病原性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風險之健康老虎à無保護力證據的發現。
●現今並未有實質經濟效益之疫苗用於預防貓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
不活化犬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H3N2疫苗可應用於貓身上,亦具有合法執照:並不常使用於歐洲。
●未曾在當地檢測出該病毒株。
●當地於貓身上之犬流感爆發性感染非常少見。
●預防:
避免貓與帶原禽類或野鳥的任何接觸。
【結論】
●貓並不被認為是一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保毒者。
較偏向為一最終宿主物種。
●家貓對自然感染其他物種之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具有敏感性。
多因與帶原人類或動物(特別是鳥類)的親近接觸而感染。
【參考資料】
Frymus, T., Belák, S., Egberink, H., Hofmann-Lehmann, R., Marsilio, F., Addie, D. D., Boucraut-Baralon, C., Hartmann, K., Lloret, A., Lutz, H., Pennisi, M. G., Thiry, E., Truyen, U., Tasker, S., Möstl, K., & Hosie, M. J. (202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 in Cats. Viruses, 13(8), 1435. https://doi.org/10.3390/v13081435
來源:https://doi.org/10.3390/v1308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