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貓慢性齦口炎(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FCGS):
為一持久口腔發炎性疾病。
病因尚未清晰。
發炎區域橫跨黏膜牙齦交界線(mucogingival junction),並會擴展至口頰與後口黏膜。
典型在palatoglossal folds周圍有糜爛與(或)發炎增生黏膜組織。
●貓慢性齦口炎被報導的盛行率為0.7-12%。
●病理學上,病灶區主要為淋巴球與漿細胞之浸潤,伴有少少的嗜中性球、巨噬細胞樣細胞與肥大細胞。
但診斷多以臨床表現與症狀便足夠。
●臨床症狀:
中等至嚴重程度的口腔疼痛
口臭
流涎症
理毛頻率降低
厭食
體重下降
易怒、暴躁
行為改變
可能出現活動力下降
●從患有慢性齦口炎的貓身上偵測到循環T細胞的存在佐證了理論:
該疾病為一慢性口腔內抗原刺激所致之異常反應,起源於臨床或副臨床病毒性感染。
【外科療法】
●共蒐集6篇相關文獻在著重外科治療貓慢性齦口炎。
●其中1篇為病例介紹:
接受前臼齒與臼齒全拔除手術之貓咪。
●臨床上的症狀緩解持續至少2.2個月。
另一隻貓咪在拔牙後接受了二氧化碳雷射(Carbon dioxide laser)。
●臨床上的症狀緩解持續至少36個月。
●第6篇主要在探討飲食中的omega-3與omega-6脂肪酸是否會影響拔牙後的發炎狀況與傷口癒合。
飲食並未對預後有顯著改善。
拔牙後對口炎的改善較顯著。
●拔牙後的可能副作用:
多渴多尿
繼發性糖尿病
皮膚變脆弱
內科治療效力隨時間減弱
術後疼痛與功能減弱
飼主心理壓力
經濟負荷
【傳統免疫抑制內科療法】
●共蒐集10篇相關文獻在著重多樣內科治療貓慢性齦口炎。
●口服Cyclosporine相關研究:
給予8隻未接受過拔牙治療的口炎貓咪後:
●50%貓咪獲得臨床上的緩解。
●其餘貓咪中在六個月的追蹤中有獲得40-70%的改善。
給予9隻無牙齒的口炎貓咪後:
●45.5%的貓咪獲得臨床上的緩解。
●77.8%的貓咪在六個月的追蹤中顯示>40%的改善。
●給予Zincreo治療之研究。
單個病例結果:100%臨床上緩解。
●給予Thalidomide與乳鐵蛋白治療之研究。
單個病例結果:100%臨床上緩解。
●給予重組貓干擾素omega治療之研究。
單個病例結果:100%臨床上緩解。
【討論】
●此為第一篇分析評估貓慢性齦口炎治療之系統文獻回顧。
●綜合各方文獻,有以下限制:
1.缺乏一致的統計效力。
16篇文獻中,有6篇屬於小規模病例統整或是單個病例。
2.不一致的結果評比系統。
不同文獻中區別口炎嚴重程度的標準不一致。
3.慢性齦口炎類型。
文獻中的口炎病例,有復發性、對先前治療無反應的、未曾接受過治療的病例。
對此,應要有不同的比判標準。
4.實驗設計與結果分級。
●一強而有力的貓慢性齦口炎研究,應符合以下幾點:
大數量的研究對象。
量化或半量話的疾病嚴重程度分級系統。
長時期的後續病況追蹤。
【總結】
●截至今日,尚未有貓口炎治療手段能將臨床疾病緩解率提高至100%。
主因可能歸咎於未了解透徹的致病機制。
●本篇文獻作者贊同全口或近全口拔牙是近期貓慢性齦口炎標準治療方針。
近期報導之完全緩解率為28.4%。
●未來展望:
探討貓慢性齦口炎之病理機制。
尋找能將臨床症狀緩解率提高至近100%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Winer, J. N., Arzi, B., & Verstraete, F. J. (2016).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3, 54. https://doi.org/10.3389/fvets.2016.00054
來源:https://doi.org/10.3389/fvets.2016.00054